乳腺错构瘤

乳腺错构瘤

概述:乳腺错构瘤(hamartoma of mammary gland)是由脂肪组织、纤维组织、乳腺导管和乳腺小叶多种组织成分混合生长而成,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乳腺良性肿瘤。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发病年龄27~88岁,平均年龄42岁。多见于绝经后妇女,未见男性发病的报道。病程长短不一,最长达15年。

病因

病因:有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妊娠和哺乳等激素变化有一定关系,且认为是发生本病的主要因素。从发病机制上看,是由于乳腺内的正常组织错乱组合,即由残留的乳腺管胚芽及纤维脂肪组织异常发育而构成瘤样畸形生长。1988年有文献报道乳腺错构瘤时认为,其病因是乳房胚芽迷走或异位,或胚芽部分发育异常致使乳腺正常结构成分紊乱所形成。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1.发病部位及病程  本病多发生在乳房的一侧外上象限,且在乳房基底部,单发为主,多发少见,有良性肿瘤的生长特点。一般在1~3年,发展缓慢。
    2.病理改变
    (1)大体形态:肿瘤大小不一,直径1~17cm,呈圆形、扁圆形,有包膜,质较中韧、切面淡黄色,间有灰红色。
    (2)组织形态:肿瘤由乳腺上皮性成分和间叶性成分两者以不同的数量混合而成。根据上皮性成分和间叶性成分所占比例的多少,将本瘤分成3种类型:以上皮成分为主,称为腺性错构瘤(glandular hamartoma);以纤维组织占优势者,称为错构瘤(fibrous hamartoma);以脂肪组织占优势者,称为腺脂肪瘤(glandular pimeloma)。这是本病具有特色的一种征象,瘤体内的腺体成分尚保持着分泌乳汁的功能。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病人无意中发现乳内有一肿块。肿瘤生长较缓慢。位于左乳内上象限及左乳内下象限者多见,也可位于乳房皮下。瘤体常单个,大小不一,呈圆形、扁圆形,界限清楚,移动良好。一般无触痛。位于乳房皮下者,质软,很似乳房脂肪瘤。位于腺体内者质较坚实,似乳腺增生症或乳腺纤维腺瘤,术前不易区别。

并发症

并发症: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有时可抽出乳汁。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钼靶X线片可见肿物处乳腺组织密度增高,瘤体的结构和形态清晰,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界限清楚。肿物密度不均,外有紧密的包裹,乳腺组织失去指向乳头的三角形结构,瘤体将正常的乳腺组织推向一边。X线片呈现密度不均的低密度区是本病的特点。

诊断

诊断:本病的诊断要点为:多发生于40岁以上女性,肿瘤呈圆形、椭圆形,有包膜,质较软不均匀,生长缓慢,有时可停止生长。X线显示在低密度基础上出现密度不均匀的特点。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有时可抽出乳汁。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增生症进行鉴别。乳腺纤维腺瘤多发生于青年女性,乳腺增生症肿块常为多发,两乳同时发病,肿物无包膜。若术前诊断有困难时,术后送病理检查可鉴别。

治疗

治疗:手术切除肿物是该病治疗的首选方法。切除肿物应严密止血,术后可不放引流条,均可一期缝合。所要提及的是:根据肿瘤位置及病人年龄选择放射状或弧状等切口,既方便切除肿块,又保持了乳房外形不被破坏。
    手术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预后

预后:乳腺错构瘤为良性肿瘤,手术后无复发也不影响乳房的功能。亦有报告,手术后局部组织可恢复正常结构。

预防

预防: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

Copyrights 2005-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